电 话:18937133779
网 址:https://www.zboao.com
邮 箱:zboao@qq.com
参考北京
1. 现场缴费:
(1)到人才中心党员服务窗口交纳;
(2)党员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据实在党员管理服务系统、党员活动证上进行登记;
(3)收费窗口工作人员按规定收费并出具收款收据。
2. 网上支付:
(1)党员通过网络向中心党费账号转账;
(2)党员保存缴费凭证;
(3)党员凭电子支付账单可到窗口领取收据并在党员活动证上登记。
办理方式:现场
办理时限:即时办结
结果送达:当场送达
收费标准:不收费(按规定只收取党员应缴纳的党费)
办理时间:工作日8:30-12:00 13:30-16:30
办理单位:全国人才流动中心
办理地点: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中街7号(东区)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7号国际财经中心四层(西区)
政策依据:
1.《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印发<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人发〔1996〕118号)
2.《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90号)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简化优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的通知》(人社厅发〔2016〕75号)
4.《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人社厅发〔2018〕102号)
5.《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意见>的通知》(中组发〔2004〕10号)
【法律分析】、
【法律依据】:申请材料:个人委托存档:存档人员有效身份证件。★委托他人代办的,提供本人书面授权委托书、本人和代办人身份证原件。办理流程:1. 存档(经办)人员提交申请材料;2. 工作人员审核材料,符合要求的,开具《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调函》,发放《流动人员登记表》;3. 存档人员回原存档单位办理转档手续;4. 将档案转递通知单、档案、《流动人员登记表》和单位介绍信一并交回人才中心;5. 工作人员审核档案,符合存档要求的,办理存档手续;6. 工作人员为存档人员开具存档证明。★对档案中缺少材料的,实行告知承诺制:对缺少关键材料的,一次性告知所缺材料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经本人做出书面知情说明、承诺补充材料后予以接收,或与原档案管理单位协商退回并补充材料;对缺少非关键材料的,采取先存后补方式予以接收。政策依据:1.《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印发的通知》(人发〔1996〕118号)2.《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90号)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简化优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的通知》(人社厅发〔2016〕75号)4.《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人社厅发〔2018〕102号)
【温馨提示】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如何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1.改变旧有观念、提高重视程度
不少企业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度不够,这就需要企业改变旧有的观念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大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的资金以及人力投入,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档案的整理和保存,提高效率。
2.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对于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有一个明确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这些规章制度进行档案的管理工作,这就使工作做到了有理可循,在出现问题时也能够及时补救,及时补种,从而能够提高人事档案的管理效率。
3.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管理人员的管理方法和专业技能对于档案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对线管人员进行培训,促使让他们完全具备管理档案的能力,使档案的管理做到专业化。运用新型的管理方法,摒除旧有管理中存在的过时的、不实用的东西。紧跟时代潮流发展的脚步,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人事档案的管理。
4.提高档案利用度
人事企业档案对于企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要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如此才能让人事档案发挥其在选拔人才方面的作用,充分利用到企业人事档案资料。人事档案的信息要保证完全真实有价值。
5.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由于时代的进步现代的管理方法开始升级,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有利于管理系统的升级。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数字化的管理,利用新型的管理系统进行人事档案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使管理规范化。保证人事档案的管理准确、高效。
如何提高基层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水平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体制
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它主要是建立在运行机制的基础之上的。从管理方面来剖析,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应该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重视管理的宏观把握,加强档案管理的科学化管理,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在此过程中,应该加强各个部门积极配合,将档案管理工作认真落实下去,同时,还要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探究,构建健全的管理机制,重视采用工作的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头上,认真落实专人专岗制度,从而构建一个健全合理的审核制度。通过这样进行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鼓舞工作人员的工作士气,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避免工作中出现玩忽职守的现象。除此之外,一些上级领导应该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对各个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力度,提高工作审核的质量,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顺利的进行,构建一个科学化的管理机制。
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所谓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就是利用比较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一些档案管理资料和信息进行统一化的管理、归类、处理和保存,是国家档案管理总局进行统一制定和规划的一种形式,通过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加便捷和优质的信息服务,从而实现科学化的档案管理,实现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在档案管理过程中,通过信息化的管理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有效的落实科学化的管理工作,使档案管理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实现现代化的管理进程以满足现代化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同时,单位应该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投资,不断增添新的硬件设施,从而拥有现代化多样化的档案载体。除此之外,在管理过程中应该构建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构建一个信息关系网络,建设一个专门的档案管理室,逐渐建立电子档案,并利用现代化的电子通讯技术进行信息之间的交流和传递,从而在构建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行科学化、自动化的管理。
促进档案管理标准化建设
在档案管理过程中,为了实现科学的档案管理工作,就应该将档案管理资料进行标准化的管理,改善档案管理和保存的环境和条件,加强档案管理设施的保养和维修。在此过程中,单位应该建立一个专门的档案保存室,并招聘专门的保管工作人员将这些档案资料进行妥善的保管,从而有效的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所以,在档案管理中应该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改变过去陈旧的管理思想观念,不断提升档案的监督力度,同时,在监督过程中应该在第一时间将档案的开发与管理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审核,在保证正确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时努力做到最好。除此之外,档案管理部门还应该相应的构建一个健全的档案评估机制,积极引用比较先进的档案管理硬件设施,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从而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保证今后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事实上属于一种持续性非常强的一项工作,这就要求管理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才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个档案管理单位要求人才不仅要具备一般的档案管理基础知识,还应该使上岗人员具备现代化的管理能力,从而为现代化的科学化档案管理奠定基础。在进行科学化的档案管理的时候,就应该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具备现代化的管理思想,这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