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话:18937133779
网 址:https://www.zboao.com
邮 箱:zboao@qq.com
西藏自治区,通称西藏,是中国5个自治区之一,位于中国西南部、青藏高原西南部,周边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家及地区接壤。西藏自治区是藏文化发祥地和藏传佛教的中心。西藏自治区占据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区域,为中国主要的牧区之一,工业基础较薄弱,农牧业是西藏的传统产业,形成了藏药、农畜产品深加工和民族手工、绿色食品饮品加工、矿产、建筑建材等支柱产业。在此背景下,西藏积累了较为丰富且独特的档案资源。这些档案资源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因此,西藏各个组织也认识到了对档案进行妥善保管的重要性,并积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开展档案电子化扫描工作。
所谓档案电子化,就是将传统档案利用计算机扫描技术进行电子化处理,生成电子影像文件进行存储,并通过采用计算机档案管理软件进行管理和开发利用,对实现档案管理、使用和传播的现代化将发挥非常重要、积极的作用。
西藏档案电子化扫描应具备的条件包括:
第一,硬件设备。需要配备至少一台运行档案管理系统的计算机服务器,如果档案材料较多,存储量巨大,可能要配备多台服务器。另需配备至少一台高速扫描仪,如果档案材料中包含老旧的纸张(如人事档案中的年份较久的材料),还需要配备一台平板扫描仪,因为老旧的纸张是不能使用高速扫描仪扫描的,只能使用平板扫描仪扫描。还需要配备一台打印机,因为档案管理工作中随时需要打印一些资料,除了档案本身需要打印之外,还需打印档案盒的标签,档案目录材料等等。
第二,软件系统。需要配备一套档案管理系统。现在的档案管理系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专门针对人事档案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还有一类是针对文书档案的文书档案管理系统,如果要细分的话,还包含了建筑类档案、国土资源档案、金融业务档案、会计类档案等等,这些不同行业的档案管理系统会有不同行业的特色和风格,但总体功能是一致的:实现档案的电子化存储与管理。
第三,人员组织与管理。档案的扫描工作是一项工作量巨大的工程。除一个总的项目负责人外,还要根据工作量的大小配备多名材料整理人员和录入人员。现在很多单位档案管理的专职人员很少,也抽不出其他人员来做这项工作,所以大多选择外包给其他专业团队来做。
第四,工作流程。档案电子化的工作流程大致如下:
1、档案材料清点、签字出库。这是在进行档案电子化扫描工作之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只有经过清点,才能确保档案电子化的完整性和质量,避免出现漏页缺页的现象,影响档案电子化成果。
2、档案拆检,并按规定进行整理。
3、档案批量扫描。档案扫描是档案电子化过程中最为核心的一个环节。档案电子化相关工作人员会根据档案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扫描设备来开展工作。
4、档案扫描图像处理。即对扫描的原图进行纠错、纠偏、高清等处理;如发现漏扫的及时进行补扫。
5、基本信息录入及上传图片。即把档案的基本信息如档案编号、名称、录入时间、页数、目录信息等录入系统;然后上传相关的档案扫描图片,形成完整的电子档案。
6、档案装订。完成电子化的档案就可以按顺序放置整齐,然后按规定装订好。
7、档案清点、签字入库。入库的档案必须按照出库单逐一清点,不能出现遗漏。
第五,质量要求与验收。电子化的档案材料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扫描的图像文件与原件一致并清晰可辩,不存在错、漏、模糊不清的情况;
2、在系统中可随意浏览、查询档案材料;
3、扫描后的档案材料整理装订整齐;原始档案必须完整归档。
最后,西藏档案电子化扫描工作在提升档案管理效率、保障档案安全、促进信息共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在档案数字化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不仅完成了大量历史档案的数字化工作,还通过技术创新和规范管理,确保了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