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话:18937133779
网 址:https://www.zboao.com
邮 箱:zboao@qq.com
在数字化时代,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转型已成为提升管理效率、保障信息安全、促进信息共享的重要手段。室藏档案作为记录历史、指导工作的重要资料,其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室藏档案数字化服务通过将传统的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数据,实现了档案的高效存储、快速检索和安全共享。
室藏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
第一,档案信息安全存在隐患,造成企事业单位的档案保管部门顾虑较多。在传统档案管理中,档案实体安全较容易掌控。但经过数字化后,由于电子档案的易复制和易修改等特性,使档案管理控制难度加大。特别是部分单位存在档案工作人员变动频繁、档案库房安全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档案信息外泄风险加大。此外,由于电子档案对存储硬件的依赖较为严重,如果存儲设备性能不稳定,则易造成数据信息的丢失,软件系统也容易遭到木马或其他病毒的破坏,使档案信息面临被窃取、篡改、泄露的风险。
第二,档案数字化协调机制不够健全,造成档案数字化进度不统一、内容不规范。一方面,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都制定了明确的数字化任务和实施步骤,但基层档案室却缺少这么明确的要求,这是导致馆、室藏档案数字化进度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馆、室藏档案数字化目标不统一,部分自行开展室藏档案数字化的单位,其工作对象主要是日常业务档案,如工商、房管、人才等档案,需要移交进馆的具有永久、长期保管期限的档案却没有进行数字化。此外,由于没有统一的档案数字化协调机制,导致室藏数字化标准规范与有关的业务要求不一致。在开展室藏档案数字化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档号项设置不规范,案卷级和文件级条目录入不完善等业务问题,造成档案数字化工作“两张皮”现象,基层单位数字化成果难以与档案馆有效对接。
第三,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不够,造成档案数字化人力资源成本倍增。目前,基层单位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情况不容乐观。一是,档案员更换频繁,培训压力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不仅要对新档案员进行档案现代化管理培训,在开展室藏档案数字化过程中还需多次进行实地指导,人力资源占用较多。二是,档案信息化知识储备不足,难以适应档案现代化管理需求。据统计,目前基层单位专职档案员比例不足50%,专职档案员中45岁以上的占80%左右,专、兼职档案员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畏难情绪,档案信息化队伍建设及培训力度等方面还需加强。
针对上述问题,室藏档案数字化服务在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应对。
一是要强化监督,狠抓管理,确保档案数字化成果应用平台的运行安全。首先,对于重要的档案信息资料以及数据文件,应该进行多次备份处理,并置于不同的存储设备或者数据库之中进行保存。如,基层单位办公电脑保存一份,移动硬盘备份一份,刻录光盘一份,移交档案馆备份一份。其次,对于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网络环境应该进行净化处理,通过安装安全防护软件,并设置好防火墙的访问设置等措施,避免由于病毒或者是木马程序造成数据库的破坏。第三,对于涉密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如未到解密期限,应按照保密规定单独进行扫描与存储,避免泄密事故的发。
二是要任务明确,标准统一,确保室藏档案数字化成果共建共享。开展室藏档案数字化工作,需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资源共享、确保安全”原则,体现“三个统一”的要求。即统一业务标准,用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重新审视现行的档案业务流程,将档案数字化思想深入到文件材料形成、收集、鉴定、整理、保管、利用等多个环节,确保档案业务规范与数字化建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统一操作平台,采用统一的档案管理平台或规范的档案管理软件,从网络和终端配套、数据库建设、安全策略、数据迁移等方面协调一致,确保数字化成果能够实现共建共享;统一管理制度,制定并认真落实基层档案数字化规范,优化工作流程,确保室藏档案数字化成果的真实性、可用性和规范性,确保档案数字化成果能够与档案馆无缝对接,实现共建共享。
三是要建立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档案人才培养机制。前,档案管理正由传统纸质材料向档案信息管理转变,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学习,更新专业知识。一是,要有针对性的吸纳专业型的人才充实到档案队伍中来,如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或数字通讯技术的档案管理人才。二是,提高现有档案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知识水平,通过参加电子档案管理、计算机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等培训,使他们迅速掌握电子档案管理的技能,解决人才缺乏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