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话:18937133779
网 址:https://www.zboao.com
邮 箱:zboao@qq.com
当今世界正处于重大的技术变革之中,特别是一场数字变革。这种数字化浪潮正在主导经济的各个领域。2015年,全球数字经济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2%,并且在继续迅速增长。到2020年,预计这一比例将进一步增长到25%。
面对全球数字化浪潮的逐步发展,特别是中国市场的互联网化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运用精益理念来构建数字化战略,那么怎么成立档案数字化公司,推动数字化转型。
企业拥抱IT技术的程度越高,它们的运营会更高效,并最终转化为生产效率的提升。
然而打造数字化企业并非易事。
企业为了跟上数字时代的变革步伐,明白了企业需要的不只是合适的技术,更需要的是凝聚并发挥这些技术力量的人才。未来,企业需要组建一支能不断适应变革环境、具有较强应变能力的柔性团队。
打造柔性团队,说白了就是要高效地管理员工。这确实有些难度,但也并非做不到,关键是要找到规律、遵循规律。按照规律管理员工,难以驯服的员工会变的温顺,低效的团队会变地生机勃勃。
如何快速打造出一家数字化企业?这个每个企业都将面对的难题,有的企业在这时会选择适合自己SCRM系统来进行员工管理,这当然也是非常好的办法。但是针对各位老板自身,您还有这八点需要做到!
一.制度是保障一个组织正常运行的基石
随意践踏制度的管理注定是失败的管理。管理者最忌讳而又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个人意志凌驾于制度之上,长此以往,制度形同虚设,员工的行为、组织的运行必然产生不可逆转的偏差。
1.建立健全组织结构
2.建立严格的用人制度
3.设计好薪酬制度
4.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应始终放在首位
5.制度下懂得以身作则
二.对待员工,要一碗水端平
其实,一般员工对管理者的要求并不高,很容易得到满足,你只要做到了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员工,准确、客观地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他就很愿意服从你的管理。“一碗水端平”是老百姓常念叨的义举俗话,而这也正是管理者应该常念的管理要决。
1.公正比公平更重要
2.处理员工之间的矛盾要先给矛盾分类
3.艺术性的决绝冲突
4.学会减少与员工利益上的冲突
5.认清帮派的危害
三.顺畅的沟通可以避免管理的滞碍
一提到沟通,有的管理者便大摇其头:我下达命令下面执行就是了,沟通不沟通并不重要;再说,我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千头万绪,那里有时间去沟通呢?其实,管理者的这一普通想法是造成管理过程中产生诸多滞碍的原因之一。没有沟通,就是无法了解下属的真实想法和企业运行的真实情况,且人为地拉大了与员工之间的距离,实在是高明的管理者所不可取的一种做法。
1.保证有效沟通,做到信息共享
2.在沟通中听比说更重要
3.拓宽上下沟通的渠道
4.善于听取意见就能发挥员工潜能
5.把快乐与下属一起分享
6.勇于认错是实现良性沟通的好方式
四.要建立和谐的上下级关系
如果下属对上司心存反感,有一肚子的意见,那么管理者的管理成效大打折扣;相反,如果上下级之间关系和谐,下属总是心情愉快的接受任务,并尽心竭力的去完成任务,结果自然大相径庭。作为管理者要懂得关心、爱护下属,做员工的贴心人,这样,和谐的上下级关系就会不期而至。
1.站在员工的立场考虑问题
2.不要在危机时抛弃下属
3.关键时刻给予下属必要的帮助
4.让企业中充满人情味
5.适当的时候放下自己的“架子”
6.对员工进行感情管理
7.了解员工的满意度
五.要给予下属发表个人意见的机会
普通员工有没有发表个人意见的权力和机会,是衡量一个组织是否良性运转的标准之一。管理者要营造一个所有人都能畅所欲言的管理气氛,这样,组织中的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是其中重要的一员,会心情舒畅地干好自己的工作,这往往一些严厉的管理措施要有效得多。
1.营造让下属大胆开口的氛围
2.让员工了解实际情况
3.识别员工的不满
4.正确对待员工的不满
5.认真听取员工的怨言
六.正确看待下属的长处和短处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如果管理者只盯着下属的短处,那么他浑身都是短处,相应的,你对员工的态度也就只有批评、惩罚。这是一种极端消极的管理思维,避其所短,用其所长,才是高明管理者的管理之道。
1.巧施容短护短之技
2.不要轻易否定下属
3.对下属要多看优点少看缺点
4.要正确对待反对过自己的人
5.让下属的缺点也能为我所用
七.批评讲方法是管理艺术的精髓之一
作为领导,管理者难免要批评下属,但决不能简单化的看待批评。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指出缺点、错误,并期待改正,如果你的批评只是指出错误,或者仅是个人情绪的宣泄,而未达到让被批评者改正,让其他人警惕的目的,这就是一种失败的批评。所以批评是要讲方法的,它是管理艺术的精髓之一。
1.认真地对待批评员工的方式问题
2.批评所要注意方式方法
3.委婉地指出错误更容易让人接受
4.不要当众失责下属
5.简短有力的批评更有效
6.用“表扬”来批评
7.“狠批”勿忘善后
总之,为了实现进一步发展和自我转型,企业必须开始吸收和融汇新的数字文化。老板们唯有主动出击,优化内部管理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转型之路,方能主导自身命运。